MERS-CoV
《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(MERS-CoV)防疫重點Q&A》
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(MERS-CoV)屬於第五類法定傳染病,最早是2012年9月首次從沙烏地阿拉伯1名嚴重肺炎病人的痰液中分離出來,最近因為(5/28)南韓確診案例增加到7人,且遭到隔離的疑似MERS患者竟擅自「落跑」出境到中國大陸,讓這個致死率高達4成的致命病毒引起全球關注,以下為粉絲們整理關於MERS的防疫重點, 以Q&A的方式呈現:
Q1:什麼是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 (MERS-CoV)?
A1: 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(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簡稱MERS-CoV), 俗稱新SARS, 為單股RNA病毒,屬於冠狀病毒科之beta亞科。此病毒與引起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(SARS)的冠狀病毒並不相同, 可參考附圖的比較表格。雖然目前科學家尚未確認感染源,但有報告指出,在埃及、卡達與沙烏地阿拉伯駱駝體內分離出的MERS-CoV病毒與確診病例病毒基因高度相似,非洲與中東地區的駱駝體內都有該病毒抗體。
Q2:感染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(MERS-CoV)的主要症狀為何?
A2:臨床表現多是發燒、咳嗽、呼吸急促、呼吸困難,也可能伴隨腹瀉、肺炎等症狀,更嚴重則會引起急性腎衰竭或敗血性休克等併發症。潛伏期約2~14天,MERS與SARS相同,發燒之後才會有傳染力,根據2012年WHO的統計報告,因為引發嚴重肺炎,致死率達4成。
Q3: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(MERS-CoV)如何傳染給人類?
A3: MERS-CoV會傳染,但傳染是侷限性的。目前證實有駱駝傳人(接觸傳染)、人傳人(飛沫傳染)兩種途徑。在南韓的7例確診病人皆通過首例病例被感染,仍屬於院內感染,並未發生社區感染,因此不被我方列為疫區,目前認定疫區僅有中東地區。
Q4: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(MERS-CoV)有疫苗可以預防嗎?要如何治療?
A4:目前沒有疫苗與特殊的治療方式,建議採症狀治療並給予支持性療法。
Q5:對於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(MERS-CoV)有什麼預防措施?
A5: 勤洗手、有呼吸道或發燒症狀戴口罩,避免在流行地區騎乘接觸駱駝或生飲駱駝等動物奶。
落實TOCC的通報: TOCC就是指旅遊史(Travel), 職場暴露史(Occupation), 病人接觸史(Contact), 社區群聚史(Cluster)。
自中東地區入境的民眾,若出現發燒或有急性呼吸道症狀,應主動通報港埠檢疫人員,並配合接受檢疫及後送就醫作業,進行採檢與醫學評估;返國14天內,若出現呼吸道症狀或有發燒症狀,則應配戴口罩儘速就醫治療,並主動告知醫護人員旅遊史。
[延伸閱讀]
1.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之感染管制指引-2015/04/24
http://www.cdc.gov.tw/professional/info.aspx…
2.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之核心教材-2015/05/21
http://www.cdc.gov.tw/professional/info.aspx…